W.D. Lot No.2 Land at Belcher Point (1859 – 1956)
卑路乍炮台取名自 愛德華·卑路乍爵士(Sir Edward Belcher,1799年2月27日-1877年3月18日)WDL No2 包括4個炮台分為上卑路乍炮台(Upper Belcher’s Battery)及下卑路乍炮台(Lower Belcher’s Battery),法拉角炮台(Fly Point Battery)及 義律炮台 (Elliott’s Battery)。


根據記錄,WDL No.2土地 分別於 1859年及1885 由軍部向 殖民地政府購入,當時土地價值爲 HK$42.93 。上/下卑路乍炮台及 法拉角炮台 約於1884年開始建造,於1890年完成。
於二次大戰期間被破壞,土地於1945交回政府,1956年建成寶翠園(Belcher Gardens )是香港政府華員會為協助會員向政府申請撥地興建政府公務員住宅。建築期間發現一尊 1880年代英國製十英吋後裝大炮(10” 32 ton BL GUN)最後在屋苑空地放置並裝上記念銅牌。
寶翠園於1990年代 清拆及重建現時寶翠園一期及二期,大炮於1997年被移至香港海防博物館保留及展出。
// 法拉角炮台(Fly Point Battery)建於1890年,位於卑路乍炮台西南面的山坡上,炮台於1912年廢棄。原址於1929年改建成香港大學利瑪竇宿舍。
// 義律炮台 (Elliott’s Battery) 建於 1900年,於1912年改爲實習炮台(Practice Battery), 約於1915後棄置,部份土地用於1941年落成香港大學校圜-羅富國科學大樓 Northcote Science Building,於1990年代 清拆及重建成現時寶翠園及港大百周年校園。
  • 1859 部份下卑路乍炮台 (Belcher Battery) 及法拉角炮台 (Fly Point Battery)地段 由殖民地政府 移交 給軍部, 佔地約 2 英畝;
  • 1885 剩餘的卑路乍炮台地段, 8 英畝 由殖民地政府 移交 給軍部,合共 10 英畝;
  • 1890 上/下 卑路乍炮台 及法拉角炮台 建成; 
  • 於二次大戰期間被破壞,土地於1945交回政府 成爲 IL 7181,1956年建成寶翠園(Belcher Gardens )是香港政府華員會為協助會員向政府申請撥地興建政府公務員住宅。建築期間發現一尊 1880年代英國製十英吋後裝大炮(10” 32 ton BL GUN)最後在屋苑空地放置並裝上記念銅牌。 寶翠園於1990年代 清拆及重建現時寶翠園一期及二期 IL 8880,大炮於1997年被移至香港海防博物館保留及展出。
  • 法拉角炮台(Fly Point Battery)建於1890年,位於卑路乍炮台西南面的山坡上,炮台於1912年廢棄。原址於1929年改建成香港大學利瑪竇宿舍。
  • 義律炮台 (Elliott  Battery) 建於 1900年,於1912年改爲實習炮台(Practice Battery), 約於1915後棄置,大部份土地用作於1930-1931 興建西區抽水站及濾水廠(Elliot Pumping Station & Filters)
  • 1916 – 1920 義律炮台因改善薄扶林道工程,部份土地交回政府,而政府把”舊薄扶林道”部份路段交給軍部使用。
  • 1923年 義律炮台及法拉角炮台土地歸還殖民地政府,成爲IL2610 地段供香港大學使用,在地段上建成貝璐工程實驗室 及 何東機械實驗所,羅富國科學大樓 , 何東夫人紀念堂 及利瑪竇宿舍。
  • 西區抽水站及濾水廠(Elliot Pumping Station & Filters)於1990年代 清拆及重建成港大百周年校園。而濾水廠房(Treatment Works Building)保留並被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。

經歷過2次重建,大部份界石已經消失,但是一段軍路路堤,因位於地界上,所以得到保留。而 WDBS 13, WDBS 14 及 WDBS 22 已經消失,但是留下了照片記錄!